●決策的浪漫化 在一個知識分子較多的企業當中,有一點知識分子固有浪漫化的企業文化是無可非議的。但是,企業的這個團體又是一個經濟組織,處在一個你死我活的經濟競爭環境之中。企業的根本目的是獲得利潤,企業的每一個行為都必須進行具體利潤數字的計算。總裁在6年經營實踐當中,淡化了企業利潤目的,決策過于理想化、浪漫化,導致飛龍集團大部分干部在企業運行過程當中,也出現了嚴重的理想化和浪漫主義的行為,不計算成本,不預算利潤。商人是以掙錢為目的的,哲學家、藝術家、空想家在企業是不能存在的。 ●決策的模糊性 不熟不做是商業法則之一,但有一段時間,總裁過于強調產業多元化,涉足了許多不熟悉的領域;同時,有許多事情也是總裁不熟悉的,又沒有熟悉這方面的人才來實施,所以盲目決策和模糊決策時有發生。憑著“大概”、“估計”、“大致”、“好像”等非理性判斷,進行決策。 ●決策的急躁化 市場經濟只有開始沒有終止,凡是商人必須以平靜的心態參與無休止的市場競爭。在近六年的企業發展中,尤其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,總裁經常處于一種急躁、驚恐和不平靜的心態之中,導致全體干部也處在一種驚弓之鳥般的心態當中。在這種自上而下的心態當中,片面決策有之,錯誤決策有之,危險決策有之。究其根源,如果對全局發展經常思考和準備,特別是對經常出現的情況有一個成熟的準備,那么決策時就會臨危不亂。有備之則平靜,有預見則不緊張。 ●沒有一個長遠的人才戰略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人才競爭,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,回顧飛龍集團的發展,除1992年向社會嚴格招聘營銷人才以外,從來沒有對人才結構認真地進行戰略性設計。隨機招收人員、憑人情招收人員,甚至出現親情、家庭、聯姻等不正常的招收人員的現象,而且持續三年之久。作為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醫藥保健品前幾名的公司,外人難以想象,公司竟沒有一個完整的人才結構,竟沒有一個完整地選擇和培養人才的規章:一個市場經濟競爭的前沿企業,竟沒有實現人才管理、人才競聘、人才使用市場化。人員素質的偏低,造成企業處在一種低水平、低質量的運行狀態。企業人才素質單一,知識互補能力很弱,不能成為一個有機的快速發展的整體。人才結構的不合理又造成企業各部門發展的不均衡,出現弱企業、大市場、弱質檢、大生產、弱財務、大營銷等發展不平衡或無法協調發展的局面,經常出現由于人才結構的不合理,造成弱人才部門快速發展的局面,最后造成整個公司緩慢或停滯發展。由于沒有長遠的人才戰略,也就沒有人才儲備構想,當企業發展到涉足新行業或跨入新階段時,才猛然發現沒有人才準備,所以在企業發展中經常處于人才短缺的狀況,趕著鴨子上架,又往往付出慘重的學費。總之,人才戰略的失誤是集團成立六年來最有影響的一個錯誤。 ●人才機制沒有市場化 飛龍集團在人才觀上有兩個失誤:一是人才輕易不流動,二是自己培養人才。形成這兩種人才觀有其客觀原因,為了保持企業凝聚力,需要一個人才穩定的環境,所以飛龍人的流動性很低。同時,由于飛龍是民營企業,缺乏法律保障,所以人才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,久而久之便形成自己培養人才的慣例。但是,長時間忽視了重要部門、關鍵部門、緊需部門對成熟人才的招聘和使用,導致了目前人才素質偏低、企業難以高質量運行的錯誤。 ●單一的人才結構 由于專業的特性,我們從1995年開始,在無人才結構設計的前提下,盲目地大量招收中醫藥方面的專業人才,并且安插在企業所有部門和機構,造成企業高層、中層知識結構單一,導致企業人才結構不合理,嚴重地阻礙了一個大型企業的發展。 ●人才選拔不暢 1993年3月,一位高層領導的失誤造成營銷中心主任離開公司,營銷中心一度陷入混亂。這件事反映出飛龍集團的一個普遍現象——弱帥強獎。弱帥根本管理不了強將,強將根本就不接受弱帥的管理,實際造成無管理和不管理,軍閥割據,占山為王。分公司實際上處在各自為政、各自作主的營銷狀態,無法進行統一的大營銷管理。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問題在于內部競聘的機制沒有解決,強將成為不了強帥,弱帥占著位置不下來,鐵交椅本是國企病,卻在飛龍集團這個民營企業蔓延, ●企業發展缺乏遠見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,我們犯了沒有長遠發展規劃、沒有及時改善企業運行構造的錯誤。企業沒有發展規劃是很危險的。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,要經常完善企業領導的有機管理運行構架,使企業永遠成為一個有機運行的機體,這個問題至今沒有解決好。 ●企業創新不利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,一個發展了五年的企業沒有創新必然走向死亡,這是無情的規律。但是近六年來,總裁過分強調了企業過去的輝煌,沒有認真思考創新,造成企業管理和市場開拓無新意,今后要通過更換新生力量,完成企業創新。 ●企業理念無連貫性 翻開飛龍集團近三年來的文件,最大的特征是總裁說得多,但具體怎么做沒有指導。只有理論而沒有具體實施的方法,造成了理論看不懂,具體方法又沒有,講一次浪費一次,經常地出現新的理論,而且無連貫性。總裁自己也沒有找到一個連貫的理念,導致企業長時間之內沒有一個連貫的思想。 ●管理規章不實不細 飛龍集團發展六年制定了無數條規章和紀律,規章制度已經比較完整。但這些規章大部分沒有嚴密的具體細則,沒有落實到具體責任人,導致有規難依的局面。糾正這一錯誤要從現在開始,總部各部門、市場各公司重新把現有法規完善后,要增加兩個方面內容:即法規實施細則和實施檢查細則。 ●對國家經濟政策反應遲緩 1993年以前,由于使用普通發票和受法律限制,企業實行出廠價銷售,以調動中間批發商積極性。1993年實行新稅制后,國家實行增值稅抵扣發票,市場具備企業加價銷售條件。此時,總裁不但沒有果斷地做出加價銷售、增加企業對零售商的直接攻擊,反而用勉強的方法來適應這場稅制改革。實行加價銷售,企業在產品零售價不漲的情況下,在市場上可獲得16%的純利,市場上的運作資金也將獲得巨額的增長。如1993年加價,將獲2000萬元加價資金。1994年加價,將獲3000萬元加價資金。在這個問題上,總裁受了保守思想的限制,結果在1995年出現中間商拖欠貸款巨大、零售環節不力、嚴重資金短缺、險些被淘汰出局。 ●忽視現代化管理 1993年,國家某部門兩次登門推廣現代自動化管理程序;1994年,又有一個部門上門推廣現代化辦公管理程序,但這兩次都被總裁拒之門外。這個教訓告訴我們,企業必須不斷采用現代科技完成企業周密的管理。科學管理不僅建筑于科學思維上,還要建筑于科學的方法上,基礎之基礎是科技。 ●利益機制的不均衡 由于總裁長時間受到社會主義大鍋飯的教育,過分強調飛龍“共創發展”,長時間不打破分配體制平均主義。實際上,企業干部用灰色或黑色收入,彌補自身收入的不足。這樣一來,使企業花費六年時間所建造的企業理念被徹底地摧毀。一切激勵人心的東西,都被灰色收入的傳說擊垮。1996年,企業開始打破利益平均,但又忽視對員工正確認識金錢觀的教育,使一部分職員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,產生一切為金錢的可怕現象。飛龍集團原本是有志青年聚合起來的公司,前五年集團在較低的分配體制下運行,依靠企業信念順利完成初期的發展。在新時期的發展中,應該明確一個觀念:我們需要金錢,但我們更需要事業。 ●資金撒胡椒面 飛龍集團長時間處在資金分散使用狀態,不能夠有計劃、有規模地集中使用,造成資金嚴重浪費,導致資金嚴重短缺。關住管好資金,是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原則。 ●市場開拓的同一模式 延生護寶液進入市場成功以后,其模式被總裁作為一個萬能的標準模式,錯誤地將后期研制的新產品用同一模式在全國大面積推廣。產品不同,性能不同,消費人群不同,卻沒有各具特色的推廣戰術,這是一大失誤。在這個問題上,總裁犯了經驗主義錯誤,過分地自信總裁個人的智慧,沒有及時啟用全國各大廣告公司,利用集體智慧互補,造成所有的新產品推出無新策劃、無新方法。 ●虛訂的市場份額 在近六年的決策中,過分強調市場份額和市場銷量,導致了市場應收款劇增、貨物混亂、貨物貶值的嚴重局面。特別是在處理資金短缺與流通貨物總量之間的矛盾時,輕視了流通貨物總量對市場災難性沖擊,反而導致應收款增加,回款不暢的惡性循環。因此必須長時間穩定供求關系,寧可減少生產和銷售規模,也要增加企業運行的內在質量。 ●沒有全面的市場推進節奏 任何一個產品,在市場上都有不用的周期,產品在市場上永恒生命在于整體的廣告策劃,而賦予產品不同時期不同的生命力。沒有全面的廣告策劃,就等于宣布該產品在這一時期死亡。 ●地毯式轟炸的無效廣告 營銷的零售終端是市場攻擊的最基本點,由于集團的快速發展,總裁在近三年中忽視了對零售商、醫院、藥房做重點的攻擊,片面強調在全國、在大城市立體廣告攻擊的作用。由于這一錯誤的長期存在,導致大量無效廣告,廣告效果不明顯,廣告資金流失,出現了廣告預付款劇增,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。 ●國際貿易的理想化 我們對國際貿易的法律不熟悉,用國內成功的經驗在國際市場上重復輸出是嚴重的經驗主義;對國際市場的銷量和價格估計過高,對國際市場進入的阻力估計過低。市場經濟成功的根本在于正確的決策和正確決策的實施。所有企業都研究什么是正確的決策?怎樣去完成正確決策的事實?企業在新的發展階段需要創新,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都要不斷創新。我們要樹立這樣一種觀念:飛龍集團過去的錯誤是企業寶貴的財富,是未來發展的寶貴資產,社會上各大企業的錯誤也是我們值得借鑒的財富,信息中心和情報中心要經常收集企業自身及其它企業的錯誤。要在全集團養成這樣一種風氣:敢于分析錯誤,任何化解和隱瞞錯誤的行為都是愚蠢的行為,是導致企業失敗的行為。我們確立了一個目的,當這個目的沒有達到而失敗時,我們就應該認清這是一個錯誤,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。人們絕對不能,從已經失敗的事情中,千方百計地去尋找幾個小小的成功和幾個小的閃光點,以次為理由來解釋我們的失敗,尋找心理上的自我平衡。最后用毛澤東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檢查: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,使我們比較地聰明起來,我們的事情就辦得好一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