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星火鎮
營山縣星火鎮位于營山縣東南部,距縣城20多公里。全縣幅員面積24.9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500米,轄11個行政村、100個社、4286戶、16131人,其中農業人口14013人。
彼岸村 |
寶峰村 |
擂缽村 |
含寶村 |
東觀村 |
拱橋村 |
星火村 |
馬房村 |
自生村 |
騎龍村 |
梓瞳村 |
星火鎮現有耕地9542畝,森林覆蓋率50%。種植業以糧食為主,兼種各種經濟作物蔬菜、水果等。糧食以水稻、小麥、紅苕、玉米、高粱、大豆為主,糧食總產量4270噸;經濟作物以花生、油菜、芝麻、甘蔗、土煙為主,總產量達390噸,蔬菜種植面積1950畝,產量達2450噸水果主要以柚、柑、梨為主,總產量達100噸,其中冰糖柚栽植面積2000畝,10多萬株。畜牧業主要以養殖生豬、牛、羊及小家禽為主,全鎮出欄生豬9000頭、家禽91萬只(其中水禽達78萬只),陣上成立了水禽養殖協會,有萬只水禽養殖大戶6戶,百頭生豬養殖大戶1戶。目前,全鎮糧經比例4∶6已初步形成了糧食、水禽、果品、生豬、蠶桑、蔬菜6大主導產業。
星火鎮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,是營山中心鄉鎮之一。場鎮建設面積1.2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3100多人,個體工商戶240戶,民營企業4家。新建燎原小區1個,硬化街道4條5000多平方米,建下水道2000多米,凈化沼氣池2個,鎮內有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各1所,有教職工164人,在校學生2813人,學生住讀率、小學初中普及率及適齡兒童入學率均為100%。鎮內有中心衛生院、鎮衛生院各1所,有醫護人員40人,村村建有醫療站。
星火陣建成柏油路,鎮內村村通公路,總長30公里,85個社通公路。全鎮屬聯升水庫主灌區,有小二型水庫2座,保證灌面4000畝,有效灌面7000畝。全鎮已有6個村45個社完成了農網改造。全鎮都使用了光纖通訊,部分農戶實現了寬帶上網,移動、聯通網絡實現完全覆蓋,570多戶居民安裝了有線電視,建有35千伏變電站和日供水100立方米的供水站,正在建設天然氣供氣站。場鎮建有4000多平方米綜合農貿市場1個,1800平方米的畜禽專業交易市場1個及耕牛交易市場1個。
2004年,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2017萬元,財政一般經濟收入79.66萬元,財政支出301.91萬元農村勞務輸出3462人,勞務收入1550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2118元。
星火鎮 電話: 0817-8371011 郵編:637700
西橋鎮
全鎮幅員面積23.05平方公里,轄10個村91個社,2003年未總人口13606.
旗河村 |
朝門村 |
太平村 |
太極村 |
尖峰村 |
得勝村 |
黃梨村 |
新河村 |
斜石村 |
榮華村 |
西橋鎮位于南充以東、營山東南部。東靠渠縣龍鳳鄉,南接渠縣宋家鄉,西臨星火鎮,北界柏坪鄉、七澗鄉。幅員面積23.05平方公里。轄10個村、91個社;總人口14145人。該鎮地理、資源優勢突出。
交通優勢: 有營渠公路和西宋公路從該鎮經過,已有4條鄉道貫穿7個村。
集鎮優勢: 場鎮覆蓋面積1-2平方公里,現有街道4條,全部硬化;木材、畜禽,糧油和商業市場十分規范。
通訊優勢: 已開通程控電話,村村社社通電話。
宣傳優勢: 開路、閉路電視形成網絡,能自行攝影、制作和編播。
水域優勢: 有較好的水域優勢,養殖業發展很快,被列為營山縣的畜禽養殖基地。
近年來,開展了以脫貧致富為重點的扶貧攻堅,實行鎮級機關、部門重點幫扶村社,機關干部和職工對全鎮的950多戶貧困戶實行對口幫扶。經過兩年的努力,已使752戶完全脫貧。
該鎮黨委、政府一班人決心帶領全鎮人民在縣委縣府的正確領導下,進一步振奮精神,迎難而上,艱苦創業,把西橋鎮建設得更新、更富、更好,促進兩個文明再上臺階!
西橋鎮 電話: 0817-8372511 郵編:637700
柏坪鄉
全鄉幅員面積22.43平方公里,轄7個村61個社,2003年未總人口6664
白魚村 |
祠堂村 |
關坪村 |
南埡村 |
禪林村 |
柏林村 |
土埡村 |
柏坪鄉地處營山縣東南部,周鄰鐵頂、西橋、星火、涼風、雙溪。幅員面積22.43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6084畝。全鄉轄7個村61個社,總人口6835人。
柏坪,四面環山,山水相間,森林密布,土地肥沃,氣候溫和,物產豐富,孕育著勤勞、勇敢、樸實、熱情好客的柏坪人民。
柏坪是以糧食生產為主,以畜牧業為支柱的農業鄉,主產水稻、玉米、紅苕、小麥。全鄉人均產糧450公斤,人均年純入1100元。全鄉有大小水利工程54處,生產用水和人畜用水已基本解決。
柏坪,以鄉為依托建立了農技、農經、農機、畜牧、供銷等多個農業服務體系,且帶動了全鄉企業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。全鄉以商貿、釀造、加工、養殖業為主的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年創產值150多萬元,實現利稅13萬多元。
柏坪集鎮建設發展迅速。近年來,已有7個村通公路,村村通電話;新建了1個電視差轉臺,村村社社通廣播。醫療設施有所改善,場鎮環境得到綠化,衛生狀況大大改觀。投資60萬元新建的教學大樓和教工宿舍樓已投入使用,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發揮,教育事業蓬勃發展。
柏坪鄉 電話: 0817-8378051 郵編:637700
七澗鄉
全鄉幅員面積15.7平方公里,轄6個村56個社,2003年未總人口7474.
七澗鄉幅員面積15.7平方公里。轄6個村、56個社;總人口7474人。
該鄉地理、資源優勢突出。有營渠公路和西宋公路從該鎮經過,已有4條鄉道貫穿7個村。
場鎮覆蓋面積1平方公里,街道全部硬化;木材、畜禽,糧油和商業市場十分規范。
已開通程控電話,村村社社通電話。閉路電視形成網絡,能自行攝影、制作和編播。
有較好的水域優勢,養殖業發展很快,被列為營山縣的畜禽養殖基地。
近年來,開展了以脫貧致富為重點的扶貧攻堅,實行鄉級機關、部門重點幫扶村社,機關干部和職工對全鄉的950多戶貧困戶實行對口幫扶。經過兩年的努力,已使752戶完全脫貧。
該鄉黨委、政府一班人決心帶領全鎮人民在縣委縣府的正確領導下,進一步振奮精神,迎難而上,艱苦創業,把七澗鄉建設得更新、更富、更好,促進兩個文明再上臺階!
七澗鄉 電話: 0817-8375619 郵編:63770
聯升鄉已撤并,現歸星火鎮管轄
全鄉幅員面積20.14平方公里,轄7個村,60個社,2003年未總人口6421.
聯升村 |
八角村 |
梨木村 |
金盆村 |
天燈村 |
五祖村 |
開科村 |
聯升,是遠離縣城24公里,與蓬安縣接壤,高山、平地相錯的邊陲山區小鄉。幅員面積20.14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5433畝。下轄7個村、60個社,總人口6526人。
該鄉有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——聯升水庫。該水庫建成于1954年,占地面積486畝,集雨面積4.9萬平方公里,有效庫容173.5萬立方米,有效灌溉面積0.96萬畝。近年,又修建山平塘45口,儲水池87個,全鄉人畜用水和生產用水已基本解決。
聯升酒廠是該鄉的支柱產業,主要生產純高梁白酒。近幾年來,經鄉黨政扶持、幫助,年產酒量突破10噸,創稅7000余元。該鄉民營經濟也十分活躍,年創稅1萬余元。年勞務輸出2000多人,年匯款總額突破500萬元,振興了地方經濟。
有水就有魚,水庫養魚、稻田養魚、山平塘養魚,成了該鄉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。該鄉黨政因勢利導,多種渠道傳授養魚技術,指導農民科學養魚。全鄉以養魚為主的水產業蓬勃發展。
順應改革開放大勢,著眼于經濟的更快發展,根據該鄉群眾的愿望和要求,該鄉把集鎮建設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突破口,千方百計地抓好了集鎮的道路、供水、供電、通訊、文教、衛生、綠化等建設。全鄉村村社社通電話,有線電視到村社。聯升,前景無限美好。
涼風鄉
全鄉幅員面積21。78平方公里,轄9個村,72個社,2003年未總人口8227。
青龍村 |
金石村 |
新橋村 |
插旗村 |
鳳頭村 |
書房村 |
金鼓村 |
古佛村 |
開山村 |
涼風鄉位于秦巴山系的龍王寨,地處山區,平均海拔約為800米,全鄉轄9村72社,7969人,耕地面積6448畝。
涼風鄉距營山縣城17公里,分布于營星公路兩側,前接茶盤鄉,后靠星火鎮,左臨蓬安縣,右傍渠縣,村村通公路、電話、有線電視,交通運輸極為方便快捷,移動通信差轉臺開通,信息靈通,民風純樸,治安環境優良。
涼風鄉森林資源豐富,居全縣首位,有國有森林1500畝。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,晝夜溫差較大,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土質條件,適宜栽桑養蠶,開發藥材和干果。鄉黨委政府積極投入,已于2001年開始籌建,計劃用三至五年時間建成蠶桑基地鄉,育苗面積達500畝,擬在我鄉插旗、開山、金鼓村種植藥材600畝,在新橋、鳳頭村種植核桃800畝,在開山村種植黃花梨400畝。
涼風鄉1500畝國有森林,位于涼風鄉古佛村羅家山,山勢雄偉,風光秀麗,觀光旅游業發展潛力巨大,為避暑、休閑勝地。鄉黨委政府正大力招商引資,積極開發,擬建成集旅游、餐飲、休閑、娛樂于一體的最優秀的旅游勝地。
為確保招商引資見效,我鄉出臺積極的招商引資政策:一、堅決執行縣委縣府的優惠政策,結合涼風鄉實際情況,土地以最優惠的價格轉讓、出租。投資第1-2年減免稅費,第3-5年減半征收;二、為開發龍王寨旅游資源,鄉黨委政府成立旅游資源開發領導小組。組長由黨委書記擔任,副組長由紀委書記擔任。三、為投資商保駕護航,并大力協助開發,保證投資商得到豐厚的回報,歡迎各界有志之士來涼風鄉投資開發龍王寨旅游資源。
涼風鄉 電話:0817-8377501 郵編:637700
茶盤鄉
全鄉幅員面積25.52平方公里,轄11個村87個社,2003年未總人口11236.
水鳳村 |
雙林村 |
連山村 |
灣凼村 |
老蔭村 |
皇靈村 |
罐坪村 |
蓮花村 |
道林村 |
大凼村 |
張鵬村 |
茶盤鄉位于縣城西南部,距縣城7公里,距火車站僅6公里,幅員總面積25.52平方公里,屬城郊型鄉鎮。全鄉轄11個村87個社,現有人口10829人,耕地面積8650畝。
茶盤鄉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發展基礎。營山至星火柏油公路穿境而過,連4個村22個社,距火車站較近,交通極為方便,程控電話實現了村村通,光纜傳輸的廣播電視發展迅速。
茶盤興場歷史較早,涼風、濟川、城西等邊鄰鄉鎮都有來此趕集的習慣,商貿經濟活躍。
望龍湖公園
茶盤鄉在抓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,著力大抓旅游業的發展,利用茶盤水庫的山水資源優勢,開發建設,投資興辦了省級森林公園--望龍湖公園。一九九九年下半年,鄉上相繼投資65萬元,修建了電話專線和用電專線,供公園使用。同時縣委、縣府組織發動縣級機關單位開展萬人植樹活動,在公園內栽植了垂柳、銀杏、美國李、桃、梨、柚,形成了一品一業,一點一景的秀麗格局。在基礎設施日益完備,森林綠化日益提高的前提下,茶盤鄉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,先后引進了9位業主,投資1100萬元,先后建起了望龍山莊、麒麟山莊、怡然山莊、藝園山莊、桃園健身山莊、自然風情園、水上陽光娛樂公園、天然居渡假村。水域面積1300畝、林地面積6000畝的望龍湖公園,依山傍水,山水相依,樓、臺、亭、閣景色各異。
目前已初具規模,接待了大批游客。近兩年來,吸引了周邊市縣的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,旅游收入達300多萬元,有力地促進了茶盤的經濟發展。為了推動望龍湖的發展建設,縣委,縣府及相關部門同時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、天然林保護工程和生態綜合治理工程,為全鄉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茶盤鄉狠抓發展機遇,把旅游業當作興鄉富民的支柱產業,力爭把望龍湖公園建成旅游行業的川北明珠。
茶盤鄉 電話:0817-8376802 郵編:637700